中国碳市场机构的生存模式

来源:CQC西安分中心    发布时间:2017-04-17 16:02:19    编辑:管理员    浏览:1653

   中国碳市场三年的试点期即将完成,国家领导人及主管机构已对外统一口径将于2017年启动国家碳市场,尽管试点延后一年,但过去的试点轨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市场正在孕育。我们看到了试点市场的各种缺陷,包括顶层设计、透明度以及MRV基础设施和交易市场的乱象等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批批专业的机构正在发展壮大,投资者正在从观望到进入使市场进一步活跃。这些试点经验,让主管机构认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和关键作用,以及要让市场机制更充分的发挥作用,并且碳市场的成功经验还将能复制到中国尚未市场化的能源市场。

 

初级市场

 

    中国碳市场在建立之初便通过国际碳交易培育了一批专业的减排量开发机构,这些机构积极参与国内试点,为中国市场积累了宝贵的运行经验和人力资本。过去的三年我们看到,最初的CDM咨询开发商在发生分化,一部分开发商转型成碳资产管理公司,其业务从CDM咨询转向CCER咨询开发,并且尝试为履约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服务,另有一部分开发商将重点转向了碳排放权贸易,在市场中买卖配额和CCER,还有开发商看到了第三方审核的巨大市场和人力缺口而试图转型为审核机构,更有开发商试图撬动资本市场的杠杆成为碳排放权买家。这些迹象显现出国内碳市场在政策不确定时参与者在寻找商业机会,甚至出现一家机构多种角色并行而发生商业利益冲突的乱象,但是这些现象掩盖不了市场正在逐步分工细化的趋势。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演化出愈加细化的专业分工,当参与机构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可以在市场立足实现稳定的赢利模式后,便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淘汰对手和引起其他机构的重新定位,直到市场机会被彻底挖掘或创新模式诞生引起的市场重塑。

    从目前国内机构的分布看,大部分机构仍然以减排量咨询业务为主业,虽然部分机构宣称自己是碳资产公司,但其业务模式、专业能力和资本实力仍无法承担碳资产管理业务。在减排量咨询业务的基础上,这些公司开始开展减排量的贸易业务,即为成功开发的减排量寻找买方,这与过去国际碳交易类似,但是区别在于国内的终端买家更容易找到,于是他们广泛的与各试点企业沟通,甚至于不惜发生利益冲突而转做第三方审核业务,因为第三方审核业务是有效的与履约企业(终端买家)接触的通道。此次同时,过去与履约业务有其他贸易或服务业务往来的机构开始关注碳市场,并将其业务扩展至碳排放权贸易。总体而言,目前专业从事碳排放权贸易的机构不多,这主要是由于试点形成的刚性需求过少,市场规模小而不具有商业吸引力。当全国市场启动,市场需求释放时,将会有更多的贸易机构诞生,贸易模式也会多样化,有做中介模式,自己不持有货物而收取成功交易的手续费,也有承担市场风险买入卖出赚取价差。

    目前唯一确定商业模式的是第三方审核机构,他们给履约企业做盘查核查,给减排项目做审定核证,整套流程与国际碳市场无异,因而业务模式稳定,但是全国市场大量的业务需求形成了人力缺口需要有效的解决机制。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盘查核查任务并且保证MRV的质量是顶层设计和监管的一项挑战。

    买家分为中间买家和履约买家,区别在于是否用于履约,中间买家实质是贸易环节的一个角色,终端买家实际是履约企业或者其贸易公司。目前市场上大型的履约企业开始建立自家的碳资产公司,其业务模式在于为集团工厂的履约服务,将来会发展为碳市场中的终端买家角色,他们除了满足集团内部工厂的履约和风险管理要求,还可能发展出向市场提供碳排放权交易服务并且根据市场情况发展自营交易业务。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初级市场的成熟将表现在,碳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多,大量的贸易商出现,这时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才能体现。

 

二级市场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碳市场目前尚没有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的现有交易仅为一级市场的交割提供便利,极少出现直接通过市场分析在二级市场交易获取投资或投资收益的商业运作。这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主管机构并未注重培育二级市场,包括投资者和投机交易。然而,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市场必须引入大量的投资投机交易者,因为初级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需要在二级市场上转移,这些投资投机交易者愿意承担风险以赚取交易收入。

    此外,中国为对碳交易市场化,为每个试点设立了交易场所并在制度上允许投资机构参与。目前每个试点交易所采用了不同的交易规则、收费制度,并且配额不可跨区域流通,各自的交易品种不能直接流通,这些规则不仅降低了交易效率,还提升了交易成本。交易所目前都实行挂牌交易方式,而非集中竞价交易,形成的场外协商议价客观上不利于提升线上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不利于通过线上交易进行市场定价,参与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获取市场真实价格并且场外协商议价需要面谈沟通等协商环节,降低了交易效率同时;此外,由于协议转让交易不公开价格,容易诱导交易商与企业业务人员之间的利益输送,让碳市场的定价受到灰色环节的影响而偏离市场真实情况,为规避此类风险,一些企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竞价机制,与线上交易价格出现偏离,部分交易所甚至出现了场内线上交易价格虚高并有较大的价格波动,或者被协议交易双方有目的的控制。因而挂牌和场外协商的交易机制客观上限制了交易流动性,诱导参与者通过场外协商完成交易,进而无法通过场内交易市场给碳权定价。

    试点期间存在七家交易所,各试点的配额、CCER发放和履约要求各异,各交易所为满足各试点自身履约市场和试点内交易市场需求而各自设计交易制度和规则,导致分裂成各自独立的配额交易市场,客观上分散了交易流动性;此外,各交易所未能从投资者教育等专业角度设计准入,而是出于交易所生存赢利为目的建立高昂的准入门槛(包括会员费、交易佣金等),客观上限制了具有专业交易能力的机构投资者的进入。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技术支持:艾米科技